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>新闻中心 > 专题报道 >
诗情画意 石可渲染
作者:Admin5 发布时间:2020-08-01 16:05:23
      在上小学时,就喜欢语文课本里的插图,那时连环画最为盛行,图文并茂的,天然地散发着迷人的亲切感,再后来杂志风行一时,于地摊里买过一本又小又薄的巜辽宁青年》,里面有一版诗词配图的,是贾岛的“剑客”五言诗,画面豪气横溢,一大汉双手持剑横于胸前,睨视一切的眼神,一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,让人一见难忘,到后来每当我心里有对事物的畏缩时,这首诗就会连同这个剑客形象浮现于脑际,让我黙念而出: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,今日把示君,谁有不平事。瞬间勇气又充斥全身,仿佛重回那少年时的对社会充满祈盼的无忧时代。现在想来,不俗的诗词配上生动的画面,的确会有非同凡响的影响力,或许能潜移墨化的改进一个人的性格,可惜书店里的诗词插图极为敷衍,再难以寻到当初的那份冲动了。






 
      在原石色山水画的创作过程,我忽然想到能不能弄一幅诗的配图?一有这念头,朱熹的那首《春日》几乎是脱口而出,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,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好,这样有气势的宋诗,值得一试。经过一番折腾后,新的一幅“胜日寻芳图”出来了,掛于墙上,叫父亲来看,他这次竟然没象以前那样说这不好那不行的,还表扬起来:“这幅意境很好,特别云雾的渐变过渡,远近的虚实呼应,都发挥得淋漓尽致。”我在旁听着,心里感觉既甜蜜又满足,有什么会比儿子进步令父亲满意而令人振奋的了。
 





 
      一幅中式山水画,飘逸流畅的云雾是灵魂般的存在,要用石色来表达,真是谈何容易,在翻阅无数古画后,仍毫无头绪,恰巧记得以前在画刋里看过陆俨少的画,那粗放的云中雾里的表现方式,却是让人印象深刻,于时买来他的画集,只见满纸狂放,如上帝之手的云海雨雾纵横奔泻,气吞万里,把山脉,丛林,前景,远方这些本为独立的个体,狠狠的揉合在一体,形成独有的风格,只是这种重于气势的狂怒笔意非我所好,但对其似实还虚的云雾把远与近牵连成整体的方法,却大有启发,如果用一些柔和的流云造型来表现,那效果会更有意境.

 


 
      猛想起儿子上幼儿园时买过一套重印的“西游记”连环画,于时在箱子底下找出来,每本都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造型,但绘画者风格各异,找了许久才有几朵云的线条动势值得参考,加以深化演练,到随心所欲之际,便把之运用到设计画稿中去,感觉趁手得很,遥记得小学时语文老师说过,孩子们要熟悉四大名著,长大后就会觉得有帮助。现在看来,此言非虚。




 
      与不同的石头接触得多,常常会感慨这些变幻莫测的色泽,一定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个礼物,如果懂得因才施用,绝对是有超乎想象的缤纷美丽。因为画图时已预测到大约效果,但实物出来后,还是会被色彩的奇异变幻所深深折服。宋朝朱熹有首诗叫“春日”,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这样的好句子自小就深印脑中,今次就以此来作一幅山水画。山野处,风来叶动,凉意弥漫,一隐客柱扙立于木挢上,正深情的凝望着山水间如雨如雾朦胧美态,轻快活跃的溪流由山隙处奔泻而出,跌宕起伏,泛起悦耳清音,视野里云雾宛如霏霏细雨,向远方延伸,如幻如真,令人不禁沉浸于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壮观景色里,久久不能自已。
 

 
      见深耕下终有进步,站在掛画前,忽生出一个想法,日本有以民俗风情为主的浮世绘装饰画,我若以诗情画意为依托,以石色代替画笔,来创作出更多山水掛画,创造出唯云浮独有的一个流派,那多么具有使命感啊。云浮,集世界石色之大成,而且石乃天然之物,同样石质,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纹理,那注定每一幅石画,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,若能充分利用这特点,我们就是走在天人合一的道路上,这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。
 


 
电话
0766-8213569